【论语读书笔记】

论语

作者: 孔丘著 陈典译注
简介: 古人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,今人半部《论语》修自身。尽管《论语》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,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、大道理。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作“粮食店”。可以说,孔子在《论语》中提出的思想,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“精神食粮”。《论语》与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合称为“四书”,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。《论语》首创语录之体,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,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,讲述了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至理名言。
书籍类别: 哲学宗教-东方哲学
ISBN: 9787210088141

学而篇第一

子曰:“道[1]千乘之国[2],敬事[3]而言,节用而爱人[4],使民以时[5]。”
2020-07-20 23:30:41

子夏[1]曰:“贤贤[2]易[3]色;事父母能竭其力;事君,能致其身[4];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”
2020-07-20 23:40:20

子曰:“君子[1],不重[2]则不威;学则不固。主忠信[3],无友不如己者;过则勿惮改。”
2020-07-20 23:42:29

曾子曰:“慎终[1]追远[2],民德归厚矣。”
2020-07-20 23:43:15

子禽问于子贡曰:“夫子至于是邦[1]也,必闻其政,求之与,抑[2]与之与?”子贡曰:“夫子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”【注释】
2020-07-20 23:48:27

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[1]有道[2]而正[3]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
2023-01-12 17:38:16

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[1],富而无骄,何如[2]? ”子曰:“可也。未若贫而乐[3],富而好礼者也。”子贡曰:“《诗》云,‘如切如磋!如琢如磨’,其斯之谓与?”子曰:“赐也!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,告诸往而知来者[4]。”
2020-07-20 23:53:56

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[1],富而无骄,何如[2]? ”子曰:“可也。未若贫而乐[3],富而好礼者也。”子贡曰:“《诗》云,‘如切如磋!如琢如磨’,其斯之谓与?”子曰:“赐也!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,告诸往而知来者[4]。”

  • 贫而不谄与安贫乐道的关系和对艺术品切与磋的关系一般,后者更极致;富而不骄与富而好礼的关系如同雕琢和打磨的关系一样,后者更加极致。自贡一下子就能从《诗》中反应出这里面的关系,说明他对《诗》很熟悉,孔子很高兴,说他能够告诸往知来者。我觉得这里更想强调的的是从如琢如磨如切如磋中体会道理,就像朱熹的评一样。
    2023-01-12 17:58:48

故学者虽不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,亦不可骜于虚远,而不察切己之实病也。
2023-01-12 17:49:05

子曰:“不患[1]人[2]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”
2023-01-12 17:59:45

为政篇第二

子曰:“为政以德[1],譬如北辰[2],居其所[3]而众星共之。
2020-07-20 23:58:23

子曰:“诗三百[1],一言以蔽[2]之,曰‘思无邪’。”
【注释】
2023-01-12 18:01:42

子曰:“诗三百[1],一言以蔽[2]之,曰‘思无邪’。”
【注释】

  • 有空看一下诗经
    2023-01-12 18:01:52

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。”
2023-01-12 18:03:58

孟懿子[1]问孝。子曰:“无违[2]。”樊迟御[3],子告之曰:“孟孙[4]问孝于我,我对曰无违。”樊迟曰:“何谓也?”子曰: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”
2020-07-21 00:01:01

孟武伯[1]问孝。子曰:“父母唯其疾之忧[2]。
2020-07-21 00:05:14

子游[1]问孝。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,不敬,何以别乎
2020-07-21 00:06:19

子夏问孝。子曰:“色难[1]。有事,弟子服其劳[2];有酒食,先生馔[3],曾是以为孝乎?”
2020-07-21 00:07:33

子曰:“吾与回言,终日不违[1],如愚。退而省其私[2],亦足以发,回也不愚。”
2020-07-21 00:09:02

子曰:“视其所以[1],观其所由[2],察其所安[3],人焉廋[4]哉?人焉廋哉?”【注释】
2020-07-21 00:10:30

子曰:“君子不器[1]。”【注释】
2020-07-21 00:14:03

宋·朱熹:“器者,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。成德之士,体无不具,故用无不周,非特为一才一艺而

  • 校训
    2020-07-21 00:11:26

器者,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。成德之士,体无不具,故用无不周,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。”
2023-01-13 15:20:37

子贡问君子。子曰:“先行[1]其言[2]而后从之。
2020-07-21 00:15:36

【解读】
所谓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”,在人际交往中,人们往往从一个人身边的朋友来推知他的为人,他的朋友什么样他也八九不离十就是这个样。只有与人为善团结别人的人,才能被称作君子。君子应该以天下为己任,以普通大众的共同利益为利益,没有专门利己的私心,胸怀天下而不依附于任何集团,不去做结党营私的勾当。
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[1],思而不学则殆[2]。”
【注释】
[1]罔:意为迷惑、糊涂。
[2]殆:是疑惑、危险的意思。
2021-11-09 13:19:50

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[1],思而不学则殆[2]。”
【注释
2023-01-13 15:20:37

当时杨墨之道,犹未盛行,然孔子深恶而预绝之如此。至于后世道家之说,全似杨朱;佛家之说,全似墨翟,尤足以眩惑人心,而伤害世道。
2023-01-13 15:20:37

[1],诲女[2],知之乎!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
2023-01-13 15:20:37

子张学干禄,子曰:“多闻阙[1]疑[2],慎言其余,则寡尤;多见阙殆,慎行其余,则寡悔。言寡尤,行寡悔,禄在其中矣。”
2023-01-13 15:20:38

“多闻见者学之博,阙疑殆者择之精,慎言行者守之约。凡言‘在其中’者,皆不求而自至之辞。言此以救子张之失而进之也。”
2023-01-13 15:20:37

使民敬、忠以[1]劝[2],如之何?”子曰:“临[3]之以庄,则敬;孝慈,则忠;举善而教不能,则劝

  • 想被领导的人尊重你,你可以庄重严肃对待他们,想让手下对你忠诚,要做孝慈之事,想要让大家能够相互勉励,就要任用能人,鼓励教育弱智
    2023-01-20 22:51:12

[1]谓孔子曰:“子奚[2]不为政?”子曰:“《书》[3]云:‘孝乎惟孝,友于兄弟。’施于有政,是亦为政,奚其为为政?”

  • 读为政篇前,首先要认识这点,不然你可能动力不足,嘿嘿
    2023-01-20 22:51:13

子曰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[1],小车无[2],其何以行之哉?”
2023-01-20 22:51:13

子曰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[1],小车无[2],其何以行之哉?”

  • 孔子的比喻特别恰当。想想为什么用这两件事物说明信用的重要性呢?人在社会上立足前紧,必然要依靠一定外力,而车少了车前架,无法依靠外力立足前进,比喻得妙啊!
    2023-01-20 22:51:14

子曰:“非其鬼[1]而祭之,谄[2]也。见义不为,无勇也。”
【注释】

  • 夫此二者,一则不当为而为,一则当为而不为
    2023-01-20 22:51:14

八佾篇第三

子曰:“君子无所争,必也射[1]乎!揖[2]让而升,下而饮,其争也君子。”
2022-10-13 13:08:09

里仁篇第四

“里仁为美[1],择不处仁[2],焉得知[3]? ”

  • 要选择有仁的环境居住工作,如果不这样的话,是不明智的
    2023-04-05 12:25:03

子曰:“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[1],不可以长处乐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[2]。”

  • 转自,秋姆德庆,觉得说的很好。
    这一篇先说不仁者,再说仁者和智者的不同。不仁者不能在艰难中久处,会心智摇动,丧失本性本心,也不能在安乐处久处,也会心智摇动,丧失本性本心。朱熹说:不仁者“久约必滥,久乐必淫”。
    再说仁者和智者的不同。仁者安于仁道,长约长乐都不会动摇心中对于仁的认知。智者对于仁有自己的定见,有自己的追求,所以长乐也好,长约也好,自己的追求不改,因此是借助于仁道之义达到自己的追求。
    不仁者孝悌忠信或缺,自然长乐长约都会行为失据,甚至累及、伤害他人,如此可知,仁是人生要紧的修炼,孔子对于仁的终身传播,就在于他认为仁是人不可缺的德性。
    仁者智者对于仁德不同之处在于仁者安于仁道不逾矩,因此,仁是目的。智者以仁为出发点追求对世界更深入的理解,仁是舟楫。
    2023-04-05 12:52:56

子曰:“惟仁者能好[1]人,能恶[2]人。”

  • 仁者爱憎分明
    2023-04-05 12:54:27

苟[1]志于仁矣,无恶也

  • 如果一个人具备了仁的修养,就不会有看不惯的人和事了
    2023-05-06 22:32:51

仁德之心的修养在于中正平和,对人对事不能感情用事,更不能偏执于爱或者恨。

子曰: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[1]也;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[2]也。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”
【注释】
[1]不处:指仁者不处,不能接受的意思。
[2]去:摆脱。
宋·朱熹:“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,不但富贵、贫贱取舍之间而已也。
2023-04-05 13:04:23

子曰: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[1]也;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[2]也。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”

  • 您解释的好!孔子前面说未若贫而乐,安而好礼者也。可见孔子说的处,应该指的是仁者可与富贵相处,不会因富贵失起本心,所以对于仁者而言,富是可处的。去,说的不是去掉贫,而是去掉恶,对于仁者而言,贫且乐,不会对贫有恶。不以其道得之,这里的道应该是仁者的心境,得指的是对待不同境遇的方法心境。
    2023-04-05 13:12:27

子曰:“我未见好仁者,恶不仁者。好仁者,无以尚[1]之;恶不仁者,其为仁矣,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。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?我未见力不足者。盖有之矣,我未之见也[2]。”
【注释】

  • 这段话我觉得孔子更想强调的是对恶不仁者的的定义,恶不仁的人,当遇到行不仁之事的时候 一方面不会让不仁的做法影响到自己的品行,另一方面会尽力的消除不仁之事。后面的译解说的很好:真正有仁德的人,看到一个不仁之人,不是想着如何厌恶他,而是极力同情他、感化他。
    现代社会不乏见不仁之事心生厌恶的,但这不是真的恶不仁者。
    2023-04-05 15:17:12

子曰:“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[1]。观过,斯知仁矣[2]。

  • 见过的类型可知这个人是否是合乎仁的
    2023-04-05 15:19:07

通过考察一个人以前犯的过错来判断这个人是善是恶,不失为一种观察人的方法。
2023-04-05 15:19:41

孔子认为一个人犯错跟他的社会关系脱不了干系,也就是说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”,由此我们不可小视了朋友好坏对一个人的影响程度。
2023-04-05 15:20:12

同时,犯了错误不要过度紧张,既成事实就该勇敢承认及时补救,隐瞒逃避可不是聪明的处世办法。只有我们坦然接受自己犯错的现实,从中找到犯错的原因,才能杜绝日后再犯同类错误。
2023-04-05 15:20:20

子曰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[1]。”
【注释】

  • 此言强调生命的意义,人活着为了知道,而道为仁之本。早晨知道了道,傍晚死了都可以。
    但如此之言,为何是朝夕,不是朝午,午用于布道?还是理解有偏差?
    2023-04-05 15:26:36

子曰:“士[1]志于道,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”
【注释】

  • 志与道而耻恶衣恶行,可谓伪君子。送东阳马生序中有言:心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。
    2023-04-05 15:29:30

有信仰的人生才会精彩,做人最可怕的不是贫穷困窘,而是内心缺乏一个有力的支撑、少一个坚定的信念
2023-04-05 15:30:48

如果一个人说他立志高远,却又不安于贫困,那么他就无法专心修道。做不到心无旁骛的人怎么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呢?
2023-04-05 15:31:04

商品经济大潮中的新一代读书人,真正能分清精神追求和物质享乐的还有多少呢?所谓的高雅、情调、小资……究竟是追求精神层面多一些,还是追求物质层面多一些呢?
2023-04-05 15:31:26

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现代
2023-04-05 15:31:44

人深思的问题。虽然时代不同了,但是圣人的教导依然受用,人类应该永远将精神追求放在首位。
2023-04-05 15:31:51

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[1]也,无莫[2]也,义[3]之与比[4]

  • 我要做什么事才可以践行仁义呢?
    有仁义的人,没有必须要做的事,没有不能做的事,只要合乎仁义就可以了。
    2023-04-05 15:35:31

子曰:“君子怀[1]德,小人怀土[2];君子怀刑[3],小人怀惠。”
【注释】
2023-04-05 15:41:17

子曰:“放[1]于利而行,多怨[2]。”

  • 为了利欲行事,一方面会招致诸多怨恨;另一方面,自己也会失去本心,而心生诸多怨恨。
    2023-04-05 16:00:20

子曰:“能以礼让为国乎,何有[1]?不能以礼让为国,如礼何[2]? ”
【注释】
[1]何有:“何难之有”的省略,意为有什么困难呢,即不难的意思。
[2]如礼何:把礼怎么办?
宋·朱熹:“让者,礼之实也。何有,言不难也。言有礼之实以为国,则何难之有?不然,则其礼文虽具,亦且无如之何矣,而况于为国乎?”
明·张居正:“礼,是尊卑上下的礼节。让,是逊让,即礼之实处。何有,是不难的意思。如礼何,譬如说没奈他何。言礼不为之用也。”
2023-04-05 16:03:50